农牧业十三五计划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4日     来源: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优化县域布局,明确产业重点

  (一)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

  到2020年,我县规划肉、蛋、奶产量达到8.52万吨、908吨和364吨;四畜出栏74.94万头,其中出栏生猪36.16万头、出栏肉羊36.09万头、出栏内牛2.69万头;生态鸡养殖70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3.86亿元。

  四畜存栏92.21万头,其中出栏生猪存栏32.83万头、羊存栏47.35万头、牛存栏12.13万头。

  (二)具体指标:

  1、畜禽生产规划要与传统饲养习惯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自愿为主;要与县域布局相结合,做到一村一品,适度发展;要与农业生产规划相结合,做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种养生态平衡,发展循环农业;要与畜禽加工企业规划相结合,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2、加强天然草地的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到2020年,通过草原围栏、补播改良、人工种草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措施,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恢复草原植被,促进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协调发展。其中计划实施牧草良种补贴面积101.5万亩,修建标准化圈舍1000户,打贮草基地建设建设2.5万亩,划区轮牧30万亩,退耕还草工程5万亩,按照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补助标准,发放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全县天然草原植被盖度和牧草产量总体显著提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体系及服务体系,在交通便捷、草原面积大的乡镇可以发展草原旅游业,促进牧民群众增收。

  3、畜禽生产要注意优良品种、先进的设备设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无公害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到2020年,畜禽场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要达到50%以上。

  4、做大生态鸡产业:充分利用我县特有的山地、林地、果园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鸡养殖业,以盐源大康生态鸡养殖基地为龙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生态鸡养殖业,到2020年全县生态鸡养殖达700万只,带动农户3000多户。

  5、主要畜禽生产和畜产品稳步增长。到2020年,主要畜禽生产和畜产品预期指标:出栏生猪37.61万头、出栏肉羊37.71万头、出栏内牛2.77万头;生态鸡养殖700万只。

  6、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生猪生产基本稳定,优质生态鸡,牛、羊等草食动物和特色畜禽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特色畜产品优势县域明显,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养殖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与环境和自然保护要求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7、延伸拓展品牌建设。2010年取得了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颁发的无公害肉鸡和无公害肉牛产地认定证书,取得了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牦牛、无公害活鸡农产品证书。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肉牛、肉羊、肉鸡绿色食品认证,重点打造果园生态鸡、泸沽湖猪膘肉两个特色品牌,加快野生蜂蜜、乌骨羊、红骨羊的品牌建设。积极与省草原研究院合作,研究乌骨羊、红骨羊品质,打造红骨羊、乌骨羊之乡。

  8、建成较完善的畜牧业生产支撑保护体系。建设成包括良种繁育、科技推广、动物疫病控制、畜产品安全、饲料兽药检测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畜牧业生产支撑保护体系,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可能造成的潜在威胁,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9、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规模畜禽养殖场(户)管理人员、各级畜牧兽医监督管理机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普遍接受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三)特色优势畜产品县域布局和建设重点

  重点项目建设将根据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省级配套项目、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省级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等中央、省、州扶持政策,在大力宣传民办公助、落实以奖代补等政策的基础上,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为原则,以现代畜牧业科技为依托,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以提高牲畜养殖和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牲畜生产小区群,同时,大力推行建设人工草地,提高草场生产能力,减轻草场压力,达到草畜平衡。

  1、牲畜棚圈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计划在2016-2020年,在县域选择积极性高、饲养草食畜多的牧户8000户,每户投资2万元修建80平方米的标准化牲畜棚圈。共建标准化牲畜棚圈64万平方米,共计投资1.6亿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县农牧民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对于提高舍饲圈养的水平和改变农牧民旧有饲养模式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降低牲畜养殖成本,有力推动品种畜养殖进程。同时先进饲养技术的推广,不但可改变牧业粗放经营的现状,还能大大减轻草场载畜压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2.标准化草场示范建设项目

  在县域选择积极性高、饲养草食畜多、草场面积大、地势平坦、具有一定知识的牧户,建设标准化示范草场100个共计20万亩,每个标准化草场补助40万元共计投资4000万元。大力推进标准化草场建设,可使全县的草原生态环境大幅改观,草原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能真正实现草畜平衡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畜牧业品种改良项目

  在大力建设标准化畜圈和草场的同时,加大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投资399万元,引进优质种公猪1425头,改良配种28500头,新增出栏商品猪57万头,投资840万元,引进西门塔尔牛或蜀宣花牛种公牛840头,改良配种16800头,新增出栏肉牛16800头以上。投资700万元,引进优质种公羊2000只,年改良配种40000只,新增出栏优质肉羊40000只以上。品种改良总投资1939万元,引进优质种公畜4265头(只),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改良本地品种,提高产仔率和存栏率,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出栏率、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

  4.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园区),是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传统畜牧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途径。2016-2020年, 遵循选址科学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管理信息化的原则,大力推进盐源县雅砻江流域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园区)建设,到2020年末,计划投资1000万元,在县域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园区)40个,项目建成后对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饲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畜产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农户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转化部分农村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

  5.果园生态鸡养殖项目

  盐源县果园生态鸡分户散养、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合现代畜禽养殖的要求,必须走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饲养的道路,从传统落后的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科学的规模饲养方式转变。利用全县广阔的核桃、青椒等经济林木面积,大力提倡合理密度的生态鸡规模化饲养方式,使用规模化的生产装备、清洁卫生的饲养环境和先进科学的饲养管理。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养殖方式,在2016-2020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生态鸡养殖园区60个,带动生态鸡规模养殖户1200户,加大养鸡园区的建设力度,发挥园区和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养鸡生产协会等能切实为养殖户服务的利益共同体,在公平合理、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下,规范有关生产与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的行业规范和行业保护,统一鸡苗采购、统一饲养管理技术、统一饲料加工、统一商品鸡销售,增强整体竞争力。

  6.畜牧品牌创建

  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模式,加强养殖场、防疫、检疫标准化建设。一是大力推广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分段式饲养、相对封闭式饲养等先进的饲养方式,规范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确保质量安全 积极引导养殖户采用畜牧业标准体系组织生产,规范养殖行为。加强检测和监督,大力推广无公害型、生态型养殖,做好有机、绿色和无公害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前景和安全特色的名牌产品,到2020年,力争肉羊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生态鸡通过绿色产品认证,逐步实现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跨越。

  •   保障措施

  (一)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督促检查,严格执行 “五同步,五不漏”的要求(五同步即免前诊断、免疫注射、发放免疫证、挂卡免疫耳标和台帐登录;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头、头不漏针),组织乡镇畜牧兽医专干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集中力量,整村推进,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工作格局,保证了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四种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同时,加强疫情监测排查,对各类疫情坚决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果断处置,保持了全县动物疫情防控“有病不成灾,有疫不流行”的局面,为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狠抓畜产品安全监管。坚持标本兼治,加强从养殖、销售、贩运、屠宰、加工等各环节的监管,清理整顿规范全县兽药、饲料市场,保证全县人民吃上“放心肉”。一是严格执行养殖场监管制度。对全县动物规模饲养场进行了登记备案,落实专人加强对养殖环节用药、饲料和瘦肉精日常监管。二是加大检疫工作力度。推行动物出栏报检制度,切实做到有出必检。加强全县定点屠宰场检疫人员力量,严格按《屠宰检疫规程》实施检疫,检疫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兽药、饲料市场整治活动。以狠抓兽药、饲料质量安全为重点,按照兽药GSP标准,对全县饲料、兽药市场进行清理整顿,经常性开展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经营户的拉网式排查,确保了全县人民肉食品安全。

  3、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根据畜禽消费量大,进货渠道多,来源杂的情况,必须加强动物防疫、动物检疫和疫情监测工作,完善县级兽医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整和充实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实行依法行政,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4、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努力实现现代化畜牧业:要实现现代化畜牧业,首先要走适度规模养殖的路子,逐步限制和消灭零星分散养殖。以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猪场以年出栏商品肉猪100-500头,生态鸡以年出栏1000羽以上为宜,对零星散养的拟规划建设养殖小区,做到集中饲养管理,集中防疫卫生,集中处理粪便污水。鼓励和扶持规模养殖场开展生态健康养殖,建立生态无公害养殖基地,按有机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标准组织生产。要进一步发挥专业协会的作用,参与规划畜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协调、组织、自律、联络等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促进实现现代化畜牧业。

  5、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畜牧业的科技攻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围绕结构调整,着力组织实施“三项”更新工程项目。一是畜牧兽医技术知识更新;二是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围绕种畜禽品种的资源保护,特别是挖掘我县极为珍贵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三是技术推广,重点推广无公害养殖、健康养殖技术等,建立示范县,培养示范户,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广;四是质量建设,注意品牌意识,发展名品精品,加大质量标志产品的开发力度。

  6、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列入整体规划,开展畜禽污染物综合治理,提倡生态养殖,实现畜禽粪便零排放。

  7、继续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处理好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养殖户关系,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养殖户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经济共同体。围绕推进优势畜产品县域布局和提高畜产品竞争能力,培育优势品牌产品,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户的带动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农民组织兴办的合作经济组织。

  8、培育和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放开市场、搞活流通的基本政策,加快培育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及各种超市、连锁店等在内的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规则,尊重和保护畜牧业各类经营主体的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农民、大户、企业在流通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畜牧业信息体系,监测市场畜产品供求和价格动向,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