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简介


来源: 时间:2016年08月25日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 【 内容纠错

  盐源县位于凉山州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东经100°42′—102°03′,北纬27°06′—28°16′。东隔雅砻江与西昌市、德昌县、米易县相望,南接盐边县,西连云南省宁蒗县,北与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山水相连。

地形地貌

  境内地形以四周高山峡谷,中部丘陵盆地为总特征。一般海拔在2300米至2800米,最高海拔4393米,最低海拔1200米。

面积人口

  全县东西长约133.6公里,南北宽约129.4公里。幅员面积8398.6平方公里,其中盆地面积1049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5%;拥有耕地82万亩,已利用耕地仅52万亩,尚有30万亩荒地可待开发。约有35.6万人,居住着汉、彝、蒙古、藏、回等21种民族。

行政区划

  盐源县辖34个乡(镇),247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1857个村民小组,42个居民小组。县城驻地盐井镇,距州府西昌市153公里。

自然气候

  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01天,年均气温12.1℃,最高温度30.7℃,最低温度零下11.3℃。县境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年均降水量855.2毫米。

历史文化

  盐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县历史,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即设置了越西郡定笮县。历代县名几经变异,唐易名为昆明县(又为香城郡),宋称贺头甸,元称润盐州、柏兴府,明称盐井卫,清朝雍正七年定名为盐源沿袭至今。1952年将盐源县的原木里宣抚司辖地划出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县,盐中区划归西昌市管辖。清代《盐源县志》对县名的诠释为:“盐之云者,于食货重富民之政;源之云者,为若绳”(“若”指若水,今雅砻江;“绳”指绳水,今金沙江)。

  盐源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以盐铁之利而繁荣,以“南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远近闻名,有神秘“女儿国”之称。盐源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秀,占盐铁之利,拥林木之长,因此而享有“高原明珠”、“绿色长廊”、“中国乌拉尔”、“金盆宝地”等盛誉。

物产资源

  境内蕴藏着盐、铁、煤、金、铜等41种矿产资源;生息着黑顶鹤、熊、獐子等多种珍稀动物;盛产苹果、金边瓜子等名优特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

旅游资源

  盐源山川秀美,境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有中外闻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神秘女儿国”泸沽湖;有被称为“乾坤奇景”的公母山;还有热水潭温泉。盐源县居住着21种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和民风民俗,如彝族火把节的各种歌舞、斗牛、抢羊等活动;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甲搓舞;以及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风味独特的民族美食等。

  盐源县旅游景点还有西南最大的苹果产业化基地、宝清林海公园及扎拉山原始森林、以及金河溶洞和温泉、柯登溶洞、泸沽湖拖落尼柯溶洞、前所温泉、马扎山原始森林等正待开发的景点。

土特产

  珍贵药材盐源县所产珍贵药材种类丰富,有贝母、大黄、五味子、当归、南星、丹皮、丹参、山楂、乌梅等上百科名贵药材,可入药的植物1400多种;有动物药材熊胆、麝香,水獭、羌活鱼等13种。

  珍稀野生菌类盐源境内有松茸、蘑菇、木耳、鸡综、牛肝菌、鸡油菌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

  苹果盐源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县拥有果园15万亩,年产量达1.5亿斤,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由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盐源苹果具有皮薄、肉嫩、香、脆、甜的最佳口感和上市早的特点,以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而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多类品种获得省优、部优优质产品称号。其中,红星苹果被农业部批准为优质农产品,长富2#苹果先后两次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评为第三名,金冠、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果品。

  金边白瓜子金边白瓜子出自一种俗名为“砍皮瓜”的南瓜,瓜子洁白,皮的边缘有一圈独特的金边、粒大饱满,营养丰富,是接待宾客、赠送亲友的佳品,也是榨油的原料,驰名中外,每年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

  花椒盐源是花椒盛产地之一,品种有正路和大红袍。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盐源花椒具有纯香和麻味足的特点,是川菜必备的佐料,全县种植花椒8.5万余亩,年产商品椒150万公斤。盐源花椒以其上乘的质量,在许多大中城市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沿雅砻江一带,因气候适应,种植了九叶青花椒,面积约上万亩,色、香、味均不亚于金阳青花椒。

上一篇:
下一篇: